来源: 人民网丁奎岭人工智能是人类发展新领域,给社会生产生活方式带来了深远影响。人工智能发展靠科技,科技发展靠人才,人才涌现靠教育。习近平总书记4月25日在主持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二十次集体学习时强调“推进人工智能全学段教育和全社会通识教育,源源不断培养高素质人才”,4月29日在上海考察时指出“人工智能是年轻的事业,也是年轻人的事业”。这为我们推进人工智能人才培养提供了科学指引和根本遵循。回顾历史,计算机和...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合肥5月15日电 (记者 吴兰)记者15日从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获悉,该校孙林峰、刘欣团队与谭树堂团队合作,在植物激素运输领域取得重要研究进展,首次揭示植物生成素“搬运工”形貌。国际学术期刊《细胞》(Cell)15日刊发了上述研究成果。生长素是第一个被发现的植物激素,几乎参与了植物生长发育调控的每个过程。尤其引人关注的是,生长素在植物体内呈现出明显的极性运输特性,即沿着特定方向在细胞间流动。例如,...
来源: 观察者网据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网站5月14日消息,东南亚大陆,地处南亚、东亚与东南亚岛屿的交汇地带,是现代人最早进入亚洲的地区,也是人类迁徙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该地区有近3亿人,涵盖多种民族、语言和文化形态,拥有极高的遗传多样性,是全球最重要的人类演化区域之一。然而,该地区的基因组学研究长期缺失,成为全球人群基因组研究的“最后一块拼图”。由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牵头,联合泰国、柬埔寨等东南...
来源:新华社新媒体记者5月14日从浙江省新型研发机构之江实验室了解到,随着太空计算卫星星座14日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我国整轨互联太空计算星座“三体计算星座”正式进入组网阶段。中国工程院院士、之江实验室主任王坚介绍,“三体计算星座”是由之江实验室协同全球合作伙伴共同打造的千星规模的太空计算基础设施。该设施将通过在轨实时处理数据,解决传统卫星数据处理效率瓶颈问题,推动人工智能在太空的应用与发展。本次发...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社北京5月10日电 (记者 陈杭)AI+中医理疗、AI+垃圾焚烧……在第二十七届中国北京国际科技产业博览会(下称北京科博会)上,众多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成果和前沿探索集中亮相,勾勒出AI深度融入生产生活的未来场景。本届北京科博会于5月8日至11日举行,主题是“科技引领 创享未来”。在中科尚易展台,用户趴在俯仰位移动床上即可享受数字中医循经调理机器人带来的个性化经络调理体验。工作人员徐冉婷表示,传统按摩方式...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南宁5月9日电(记者 黄艳梅)记者9日从广西南宁市卫生健康委员会获悉,南宁市人工智能赋能医疗高质量发展项目近日正式启动。该市将积极推动人工智能(AI)技术在医疗领域的创新应用,提升民众就医获得感和满意度。近日,南宁市人工智能赋能医疗高质量发展项目正式启动。图为启动仪式现场。中新网记者 黄艳梅 摄在数字南宁建设的引领下,通过深度整合人工智能技术,南宁市医疗机构正加速构建“AI+医疗”创新生态体...
来源: 北京商报5月8日,中国消费者协会(以下简称“中消协”)发布的《2025年第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分析》(以下简称《受理投诉情况分析》)显示,今年一季度,全国消协组织共受理消费者投诉超46万件,同比增长33.33%。其中,在商品大类投诉中,家用电子电器类、服装鞋帽类、日用商品类、食品类、交通工具类投诉量居前五位。而在具体商品投诉中,日用杂品、鞋、服装、汽车及零部件的投诉量均出现同比增长。《受理投诉情况...
来源: 人民网记者 窦 皓 刘诗瑶前不久,蓝箭航天空间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蓝箭航天”)自主研发的第一百台液氧甲烷火箭发动机,在位于浙江省湖州市的动力制造基地正式下线。这标志着我国商业航天动力系统实现了从“单台突破”到“批量制造”的跨越,对推动我国商业航天产业高质量、规模化发展具有标志性意义。蓝箭航天动力研发部总经理、动力制造基地总经理刘磊介绍,想要跑通商业航天的业务流程,降低成本是必不可少的。目前,...
来源:中国新闻网中新网长春5月4日电 (谭伟旗 李彦国)“核心技术不是等来的,是拼出来的。每一次突破,都是对国家嘱托的回应。”刚刚获得“中国青年五四奖章”的李炜对记者说。1989年出生的李炜是中国科学院长春光学精密机械与物理研究所(下称“长春光机所”)研究员。作为一名青年科技工作者,他以“追光者”的姿态,不断在光子学领域突破国际前沿技术,用科研成果诠释了新时代青年的责任与担当。2011年,李炜从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毕业,怀...
来源: 新华社 新华社北京5月3日电 题:用青春定义“智能+”:创新浪潮中的青年力量 新华社记者张骁、王莹、李力可 当青春遇上“智能+”,激情和创造力“双向奔赴”! 这个“五一”假期,身高1.2米的人形机器人“N2”又进阶了。在北京的一次拍摄活动中,它双膝微屈,纵身一跃,干脆利落地完成一个后空翻,双足稳稳落地。迈着小碎步,再作调整,又是一次翻腾。最终,它“一口气”完成7个后空翻。 学会后空翻,“N2”用了多久?答案是:20天。第一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