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纽尔·卡斯特:中国特色发展模式给世界的启示
2019-03-14 13:37:41
  • 0
  • 0
  • 2
曼纽尔·卡斯特

从全球范围来看,不同的经济组织,在过去的30年来蓬勃发展,推动了经济的繁荣和稳定。首先我想先说两句题外话,第一点就是人们总是有一些误解,特别是在美国,那就是中国模式的特点,对于中国发展模式的特点和中国分配模式的特点,美国很多人是有误解的。每个人都同意中国的增长和转型,我指的不光是机制方面,还包括经济方面,技术方面,都是全球有目共睹的奇迹。我之所以用奇迹这个词一点都不为过,特别是对照中国的历史。

但是呢,从一方面来讲,全球的一些专家会说是的,中国确实发展的很好,增长的很不错,每年GDP的增长在过去20年平均达到了10%,但是他们不应该这么做,不应该那么做,他们应该关注市场,而不是关注政府,但是请等一等,中国的这种模式其实就是以政府指导为前提的市场经济,如果中国遵循了完全自由的市场模式,那么今天的中国就不存在了。

所以大家看到这样一种悖论了吗?这种思维方式,我指的是全球很多专家的思维方式必须发生变化,特别是大家看一看最近的一些报道,那些经济学家的报道总是会说,熊猫能飞起来吗,尊敬的各位同事,各位经济学家,这个问题还用问吗?他们已经在飞了,而且飞的非常高,非常不错,这就是中国发展模式的特点和奇迹所在。也可以给全球其他很多国家带来一些启示。政府的指导有时候是会带来很积极的作用,这是非常重要的,我们要考虑的一点。

第二点,我要跟大家分享一个我个人的故事,它不是笑话,是我自己亲身经历的一个故事,这个故事可以帮助大家来理解中国的发展,其实有很多深层次的原因,中国的发展,中国的增长和转型,不仅是对中国来说是件好事,对全球来讲都是个好事,因为全球的市场得以扩展,技术得以更好的转移和流动,信息得以更好的交流,不同的文化之间,可以进行更好的沟通,大家了解的不仅仅是传统的西方文化,还会了解更多的东方文化,中国文化,对于人的精神来讲也绝对是一件好事,所以我是中国发展的坚定支持者,我也欢迎中国在新的技术时代发展的更好。

在1987年,我还是伯克利大学的教授,当时主攻技术政策这个方向,我当时是受到了中国国务院的一个邀请,说我能不能来中国一趟,在中国参与一些技术政策的分析,特别是关注多国之间的合作,也就是说中国从当时开始就非常关注技术政策的制定以及和国际合作的关系,

我在1983年就去过了深圳,跟现在真的是完全不一样,我还记得那时候深圳的政府大厦是什么样子。但比较遗憾的是,我不说中文,这其实给我当时的访问,给我的研究工作都带来了巨大的困难。但是不管怎么说,我当时的中国学生助手还是非常出色的,我非常高兴能够有机会和他们合作,当时在中国工作了3个月,在3个月结束的时候,我是提交了一份我的报告,因为我所做的事情是公开的嘛,当时参与这个项目的其他研究人员也都发布了他们的报告。但是我说的是研究人员,当时以顾问参加这个项目的,他们就没有资格或者不被允许去发布任何报告或者是研究成果,而我们相对比较自由一些。

我当时认为中国其实手里有足够的钱物,中国银行可以买下整个香港,所以国外投资对你来说并不是发展的一个必要条件,并不是说离了国外投资就不行,中国需要的是技术转让,或者叫技术转移。这是最重要的,将会促进中国发展的一件事,时间不等人,你没有时间来从头开始发展自己的技术。你需要充分利用西方和发达国家已有的技术,这是我的观点。

我当时就告诉中国政府,国际合作只想要一件事情,那就是中国巨大的市场。而中国政府想要的是什么?技术转移,所以双方都有想要的东西,那就很好进行交易了,中国用巨大的市场来交换国外的先进技术,当我指那时候的中国政府,我指的就是国务院,当时也听取了我的建议。

从1988年开始,其实在那个时候,中国对于很多西方国家来说,还是很神秘的一个国度,当时采纳了我的这条建议,逐渐的对外开放市场以换取技术转移。现在中国在最近几年所做的事情,其实还是坚持中国的技术发展,这是中国发展模型最基本的方面。

在某一点你需要技术转让,而现阶段已经不是了,因为学习曲线已经发展到了一个阶段,在这个阶段你不仅仅是能够从别人那里学习了,当然学习是终生的事情,但是学习不等于技术转让,现阶段我们已经发展到了技术交流的阶段,因为中国某些技术已经非常领先了,国外也希望学习中国的技术。

我刚刚从巴塞的移动大会展览过来,从巴展我就可以看到中国的很多技术已经非常先进了,在巴展上大家讨论最热烈的就是5G网络,特别是华为向大家介绍的5G网络的发展。当时我谈话的每个人,基本上都承认在5G网络方面,华为是远远领先于其西方竞争对手的,包括美国和欧洲,也包括韩国。

这只是一个例子,现在的问题就是中国华为还有其他的公司,究竟从多大程度上可以和别人共享他们的技术,来换取其他他想要的东西,当然这里头是非常复杂的一个局面。因此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我们能够跨越对抗来寻求合作,这就是我想跟大家分享的第二个题外话,也就是我个人经历的一些小故事。我个人也将会继续致力于推动中国的发展以及中国与外界的合作。这是我完全独立的政治立场和观点,为了更好的理解这些我们必须也要了解在过去20年世界经济所经历的巨大转型。其实不是20年,说30年也可以。我进行的一些理论研究在25年前就开始了。

 
最新文章
相关阅读